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冬丛夏草 de BOLG

自言自语,自娱自乐;交流思想,碰撞思维

 
 
 

日志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2008-09-18 11:28:35|  分类: 教研杂谈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前天上午到要塞中学听课。

       课间,在老师办公室的墙上看到一条标语:“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句叶老的教育名言引起了我对学科教育目的和教学理念的思考。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科教育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然而,当今知识的增长之快,迫使人们不得不用“爆炸”来形容它时,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观念受到了质疑和批评。因为在学校教育阶段学的知识再多,也无法赶上知识更新和知识激增的速度。那种“一朝学成终生受用”的观念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了,人们也不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来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取而代之的是“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因此,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应该成为我们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说到终身学习理念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以为下面两点很重要:一是“好奇心”,二是“问题意识”。而这两点都需要我们的老师去诱导。

       对学生来说,不缺的就是好奇心。因为每个人生来就对周围陌生世界抱有好奇心,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长久地保持下去,而这些则需要依靠我们教师的诱导。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要让学生去发现真理,除了要有好奇心之外,更要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然而,反观我们现在的学科教学,老师们最关心的仍然是知识教学及其效果,仍然把让学生知道某些知识视为教学工作的核心。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把学科知识讲得细而又细,多而又多,唯恐有一丁点的遗漏,更不能让学生产生一丝一毫的问题。要知道,学科教育的结果并不是用传授知识去消灭问题,而是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的问题,促使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要能够提出问题,就必须先发现问题。而能够发现问题的前提,就是必须具有问题意识。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在教师的诱导下,让学生保持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和欲望,在帮助学生解决旧问题的同时,诱导他们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科教学能够起到让带着旧问题走进课堂的学生,能带着新问题走出教室的效果。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鼓励学生有敢于提问题的勇气。通过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其次,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能够提问。课堂上要留有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环节。在学案里设置“问题栏”等;再次,通过提问实践提高学生提问能力。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相互提问,对同学的提问进行评价,重点找出其优点,以及让学生改变教科书及习题中的问题,对一些问题进行完善和修改等途径,提高学生的提问水平与能力。

 

 

  评论这张
 
阅读(1241)| 评论(1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