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冬丛夏草 de BOLG

自言自语,自娱自乐;交流思想,碰撞思维

 
 
 

日志

 
 

一些值得探讨的教材问题(二)  

2009-09-01 14:15:31|  分类: 问题探讨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教科书中的问题确实不少。在“一些值得探讨的教材问题(一)”中提出的6个问题只是第1章中的一部分,还有一些文字语句方面的问题没有提出来,相信老师们也已经有所发现。

       下面就高中《生物》必修①(人教版)的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内容中,发现的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一起讨论,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1、栏目内容名不副实

       在本章第1节的“问题探讨”栏目中,实际的内容是发现问题以及就发现的问题内容进行交流,而并非是就问题的答案进行探讨。因此,存在着栏目名称与内容不相符的嫌疑。

2、个别语句表述不清

       在本章第1节“组成细胞的元素”一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干重中C的含量达到55.99%,这表明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本人以为,这句话缺乏必然的逻辑性。这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似乎是由含量决定的,那么,这元素的含量一定要是最多呢?还是需要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才可成为“最基本”的元素。为什么一定要是“干重”中的含量,而不是“鲜重”中的含量?让人直犯糊涂。事实上,C之所以成为“最基本的元素”,或者叫“核心元素”,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其在细胞中的含量,而是其本身的原子结构特点。

3、实验原理不够严密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是蛋白质的一个化学性质,但是,该性质并非蛋白质所特有。凡是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肽键的化学物质都具有这种特性。因此,利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教材实验的结论应该是:“组织样液中可能含有蛋白质”。而由于教材中的实验原理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阐述,往往会引导学生得出“组织样液中含有蛋白质”的不严密结论。

       细细研读教材,你也许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和困惑。譬如细胞中的化合物(物质)与元素、分子之间关系的科学叙述等问题。课程改革的理念告诉我们,教材不是教师的“圣经”,而是需要教师去加工和创造的“园地”。备课时教师要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对教材内容要进行个性化的加工和创造。比如本人在第一次阅读“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时,就觉得教材中“伞藻核移植实验”图过于简单(下图一),如果改为图二,学生阅读起来就更容易理解。

一些值得探讨的教材问题(二) - 冬丛夏草 - 冬丛夏草的园地一些值得探讨的教材问题(二) - 冬丛夏草 - 冬丛夏草的园地

                    图一                                                   图二

       因此,备教材时,我们的老师要敢于把自己独特的见解、个人的学识、生活的经历以及时代发展的特点融入教材,使静态的教材转化为亲近自然、接近学生、服务生活、促进发展的“鲜活教材”。 

  评论这张
 
阅读(894)| 评论(1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