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冬丛夏草 de BOLG

自言自语,自娱自乐;交流思想,碰撞思维

 
 
 

日志

 
 

听课感想(廿六)  

2012-01-08 08:03:03|  分类: 听课反思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本学期已接近尾声,到学校听课这一常规工作在元旦前就已告结束。这学期共听了99节课,不算少,也不算多。由于在写《听课感想》,因此,听课过程中在特别关注教学亮点的同时,也在关注和思考着一些课堂中的“问题”。当然,这里的“问题”不只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还包括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存在的“疑惑”,而更多的是教学过程中的“提问”。

       课改实施这么多年来,中学生物学科的课堂中的“一言堂”现象早已没了踪影,课堂中的“提问”已成了教学中的一种“常态”。当然,老师们的提问也从一开始的注重数量,向着注重质量转变。然而,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少课堂的提问,也包括学案中的问题设计,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形式单一、层次性、系统性不强,难以维持学生持续性的思考与学习等问题。因此,如何根据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发现和提出为开端,用富有层次性、结构化、逻辑性的系列问题来推动学生的持续性学习活动,成为我本学期听课时一直关注与思考的一个问题。同时,也试着根据有关教学内容去进行一些问题的设计。下面是笔者根据“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的前两段教材内容(达尔文的实验)设计的系列问题:

       1、达尔文通过对植物生长的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现象?(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研究源于问题,问题源于观察。这一问题回答起来虽然不难,却是达尔文实验的一个引子,也是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一个开端。

   2、据此,达尔文提出了怎样的问题?(植物的向光性与受单侧光照射有关吗?)

   3、为此,达尔文作出了怎样的假设?(植物的向光性与受单侧光照射有关)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发现问题后进行科学探究的延续。第2、3两个问题在书本中似乎没有明确的答案,可是通过阅读课本,在达尔文实验的字里行间应该可以寻找到有关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回答时一定不能漏掉“单侧光”这一关键词。

   4、根据这一假设,达尔文做了怎样的实验?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将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放在单侧光下照射,胚芽鞘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

   5、从这一现象中,达尔文又想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单侧光能够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那么,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哪里?)

       这一问题在教科书中同样没有现成的答案,无论是的设计,还是回答都需要从达尔文所作的三个对胚芽鞘处理的实验中去感悟。

   6、为此,达尔文又进行了哪些实验?(达尔文分别做了以下实验:一、去掉胚芽鞘的顶尖;二、用锡箔罩子罩住胚芽鞘的尖端;三、用锡箔罩在胚芽鞘顶尖下面的一段,分别置于单侧光下照射。)

   7、那么,上述实验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实验一和二中的胚芽鞘不发生弯曲,实验三中的胚芽鞘则会弯向光源生长)

   8、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其顶尖部位)

   9、根据实验,达尔文对植物生长的向光性作出了怎样的解释?(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从而出现向光弯曲)

 

       教科书中有关达尔文的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叙述,不到200个字,这段内容学生学习起来也并不难。可是,如何引导学生沿着达尔文当初研究的“足迹”去发现和思考问题,从中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精神,问题的设计是关键。而这需要我们加强对教材的分析、研究。要设计出有思考价值,让人回味的问题,可能并不容易。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还有詹森、拜尔、温特等经典实验,如何根据这些实验背景去设计有关问题,有兴趣的老师不妨动笔试试。

  评论这张
 
阅读(907)|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