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冬丛夏草 de BOLG

自言自语,自娱自乐;交流思想,碰撞思维

 
 
 

日志

 
 

“尺骨”和“尺蠖”给我们的启示  

2010-05-18 09:22:05|  分类: 教研杂谈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生物学科的专业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大学学习的各门课程中,《人体解剖学》比较难学。之所以难学,倒不是知识有多深奥,难以理解,而是有很多难以记住的内容。其中有关神经系统中传导路径的记忆最让人头疼,什么“升支”、“降支”和“侧支”,要不是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模型(见下图),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会让人发疯。

“尺骨”和“尺蠖”给我们的启示 - 冬丛夏草 - 冬丛夏草的园地  

       虽然有了一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记忆,但是,靠的还是死记硬背,所以,没过多长时间,全都给忘了。

       生物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记忆,但是,同样是记忆,里面大有学问。除了许多专家和老师论文中介绍的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外,下面这道1984年的全国生物学高考题也给了我一点启示:

        请标出下列各图中的尺骨部位:

“尺骨”和“尺蠖”给我们的启示 - 冬丛夏草 - 冬丛夏草的园地   

                                                              鸟              蝙蝠          鲸               人

       这道题,咋看上去是一道识记题,其实不然。鸟、蝙蝠和鲸等动物尺骨的名称,都是从人的尺骨衍生过去的。因为它们的前(上)肢属于同源器官。而人的尺骨之所以叫“尺骨”,是源于古人在没有发明尺子的时候,常常用前臂来测量长度,后来,人们把那根远离Ⅰ号指(趾)的前臂骨称为“尺骨”,这就是“尺骨”名称的来源。你说,知道了“尺骨”的来源,还用得着去死记硬背吗?这也许就是这道高考题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由“尺骨”联想到了一种动物——尺蠖(见下图)。为什么会叫“尺蠖”,难道这种动物有一尺长吗?其实,这种动物并没有那么长,之所以叫“尺蠖”,是因为它在爬行时身体向上弯成弧状,其动作好像人们用大拇指和中指丈量距离长短一样。所以,尺蠖的“尺”是“量”的意思,而不是有“一尺”长。通过类似的介绍,学生对有关的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死记硬背吗?还愁学生记不住吗?还怕学生对生物课没有兴趣吗?

“尺骨”和“尺蠖”给我们的启示 - 冬丛夏草 - 冬丛夏草的园地“尺骨”和“尺蠖”给我们的启示 - 冬丛夏草 - 冬丛夏草的园地 

  评论这张
 
阅读(685)| 评论(8)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