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冬丛夏草 de BOLG

自言自语,自娱自乐;交流思想,碰撞思维

 
 
 

日志

 
 

有关高中教材的两个疑问  

2010-09-26 15:21:20|  分类: 问题探讨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高中生物学科使用课改“新教材”已经整整5年了。虽然现在使用的是2007年1月的第2版教材,可5年来对教材的修改已有多次,尽管粗看起来变化不大,但是,细细阅读还是会发现了不少“新问题”。

       本学期高二生物教学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这两天乘空翻起了教科书,“新问题”虽然还没有发现,“老问题”却找到了两个。

一、“水泡”中的液体是组织液吗?

       在教科书P.3右侧上方“相关信息”栏中有这样一句话:“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这句话以前看过多次,都觉得没啥问题,甚至还认为这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典范”。可不知是啥原因,今天看到这句话,让我产生了疑问:这“水泡”中的液体是组织液吗?

       在一般人看来,这“组织液”应该是“液体”。这不仅因为它的名称里面有个“液”字,还因为与它关系密切的“血浆”和“淋巴”都是液体,所以,认为“组织液”是液体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

       其实,组织液在细胞间隙中并不是以液体的状态存在,而是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因此,组织液不会因重力作用而流到身体的低垂部分,用皮下注射针头插入组织间隙中也不能将组织液抽出。由此看来,“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的观点应该不能成立。或许是淋巴液的说法还有点道理。

       “水泡”里的液体究竟是啥?还有待进一步查阅资料。

二、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化学物质”吗?

       在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第1节“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有这样一句话:“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P.47倒数第7、8行) 我以为,这句话的叙述针对温特的实验而言似乎问题不算太大,但是并不严谨。然而,就此作为结论似乎就有问题。

       就像引起植物向光性的因素并不是“光照”,而是“单侧光的照射”一样,引起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的因素并不是“化学物质”,而是“化学物质的不均衡分布”。而“化学物质”与“化学物质的不均衡分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实验中属于两种不同的“刺激”,因此,我认为,课本上的叙述应改为:“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的不均衡分布引起的。”才更科学。

有关高中教材的两个疑问 - 冬丛夏草 - 冬丛夏草的园地

 《生理学》第154页部分内容

有关高中教材的两个疑问 - 冬丛夏草 - 冬丛夏草的园地

 《生理性》(人们卫生出版社1978年12月第1版)

  评论这张
 
阅读(1076)| 评论(1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