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冬丛夏草 de BOLG

自言自语,自娱自乐;交流思想,碰撞思维

 
 
 

日志

 
 

从“唱赞歌”到“挑刺儿”  

2011-11-04 12:12:15|  分类: 张口说事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经常光顾冬丛夏草的园地,特别是关注《听课感想》的老师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本人撰写的《听课感想》的“笔锋”已经悄然地发生了变化,已经从过去以唱“赞歌”为主转变为常“挑刺儿”。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主要还是源于近阶段阅读了一些专家有关听、评课的论述文章。

        虽然听课的类型有多种,其目的也不尽相同。但是,作为教研员来说,听课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科老师改进教学,而不是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去评判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正因为如此,教研员的听课更多的是要对一节课的教学进行诊断、反思和改进。既然要改进教学,那么,通过听、评课必然要去发现和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的。否则的话,听课便成为一种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尽管在听课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但是,在与上课老师交流时,我会尽量以老师乐意接受的语气去跟老师交流,以达到良好的研讨效果。对于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即使存在一些“大”的问题,也会抱着善意去看待,一般不会去当面指出。而对于他们上课过程中的亮点,会竭尽全力去表扬和鼓励。因为,有时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可能会给年轻教师造成“伤害”,而自己却全然不知。

        当然,对于学科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研员也不是不闻不问。通过撰写“听课感想”等途径,与学科老师进行交流与探讨,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由于文章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没有指名道姓现象,我想,这种方式应该能够为大家所接受。

        虽然近来《听课感想》中提出的课堂教学问题较多,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课堂教学问题严重。在我的《听课笔记》上,依然写着这么几行字:“听一位老师的课,要挑点毛病并不难,但这样做无助于自我业务的提高。善于找出他人的优点,能够听懂他人上课“出彩”的地方,并抱着尊重、欣赏的态度,才会有所收获”。

       发现老师们课堂中的亮点,依然是我听课中的一个追求。

 

  评论这张
 
阅读(487)| 评论(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