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江阴市高中生物学科集体备课示范活动在生物学科基地——长泾中学举行。来自本市十所高中的15位生物学科备课组长与教研组长现场观摩了长泾中学高一年级生物学科的集体备课活动,并听取了该校校长助理、无锡市生物学科教学能手陆敏刚老师的介绍,对长泾中学在集体备课方面的规范与要求,流程与模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对各校今后进一步搞好生物学科的集体备课,提升备课质量具有示范和启发作用。
对于学校老师来说,集体备课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不仅如此,为了加强集体备课,许多学校制定了相关的规范和要求。然而,在平时的教学调研中发现,不少学校的集体备课质量并不高,有的甚至是流于形式。一份教案(学案),集体享用,一人宣读,大家听写的情况也并不鲜见,甚至还出现备课、上课两张“皮”的现象,为的就是应付领导的检查。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教研室领导本学期提出了开展集体备课示范活动的意见。希望通过“示范”活动,提高对集体备课作用和意义的认识,规范集体备课的操作流程,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效果。
作为一个学科教研员,一个“旁观者”,虽然参加过一些学校的集体备课,但是,对集体备课的思考似乎不同于学校领导和学科老师。学校领导对集体备课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如何“规范”、“管理”,学科老师关注的是教学的设计、教(学)案的编写,以及问题的研讨,而我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实践表明,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科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促进学科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业务素质的提升。因此,作为学科教研组长,在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和活动时,既要考虑课堂教学,还要关注教师发展。为此,开展集体备课的形式要多样化,除了研讨课题教学外,还可以进行说课比赛、限时备课与教案评比、教学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课件制作展评、撰写教学反思等旨在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的活动。相信,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提升一定会促进备课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这应该是一个正反馈的“调节”。
对于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些规范,如“五统一”的要求,我以为要灵活对待。对于初上讲台的新人,“五统一”非常必要,就像还没有学会走路的小孩必须要由大人搀扶一样,对他们的要求是会备课。而对于上课多年的老教师来说,“统一”往往会成为创新和个性的“枷锁”,对于他们的备课要求更多的是突出“个性”和“与众不同”,强调个人反思和理念形成。
评论